首页 · 资讯 · 政策法规 · 照明工业
开发区: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
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2024-05-16

开发区: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

2024-05-15 来源:开发区

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、社会和谐之本。民生稳,人心就稳,社会就稳。

自市开发区成立以来,这里迅速从一个小渔村崛起为一座充满魅力、动力、活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,创造了工业化、城市化、现代化发展的港城传奇。而“传奇”的背后,也是市开发区人满满的获得感。

40年来,面对日益增长的民生期盼,市开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人民关切的宜居、养老、就业等“民生账单”,紧紧围绕惠民、利民、便民目标,出实招、破难题,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,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。

更完善的社会保障、更优质的教育资源、更便捷的医疗服务、更良好的居住环境、更健全的养老体系……市开发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工作之一,从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出发,与群众期盼同频共振,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获得感。

一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擦亮惠民幸福底色

就业、医疗、教育……每一件都牵动着群众的心。

就业,关乎生计。此前,在中云街道开展的“就在港城 乐业经开”2024年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现场,德源药业、华海诚科等30余家企业进场招聘,提供就业岗位1200余个,涵盖各个学历层次,岗位涉及生物医药、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。主要面向返乡务工人员、高校毕业生、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。“这样的活动给我们找工作提供很多便利,企业的信息都很明了,还能报名技能培训,很方便。”前来求职的吴女士说。

“就在港城 乐业经开”是在全市率先打造的就业服务联盟,目前累计新建基地20家,组织1500余家(次)企业参与各类人才交流活动60场次。

40年来,市开发区始终坚持把“稳就业保就业”摆在突出位置,以就业优先战略为牵引,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,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,打出一系列稳经济保就业的组合拳,全区就业形势稳中向好。

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。实施稳企护航“暖心行动”,抢抓春节后劳动者换岗流动高峰期和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期,举办省外员工返岗复工欢迎仪式,为广大求职者送上就业“大礼包”,组织特色活动50场次。推动落实社保减免、稳岗补贴,来连补贴等人社助企纾困政策4650万元,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多年位居全市第一方阵。

教育,无疑是最大的民生工程。过去40年,市开发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按照突出问题导向、补齐发展短板的思路扎实开展工作,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

深度加强名校合作共建。市开发区投资5.2亿元新建新海初级中学开发区分校、苍梧小学开发区分校2所学校,已于去年9月开学投入使用。为提高全区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,区管委会与市教育局就连云港市新海初级中学、苍梧小学达成合作共建协议,充分发挥了市优质教育资源品牌效应,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。坚持教研员“周听月研时备考”制度,与学校、教师进行问题导向性反馈。强化教师培养,切实落实青蓝帮扶任务,实现质量可持续发展。2023年中考在全市综合评估中位居各县区板块第一名,连续7年获评市初中教学管理先进单位,中考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。

全民健康,是百姓的呼唤,是“全民的民生”。让老百姓能看病、看得起病、看得好病,始终是市开发区时时挂念的民生问题。

在猴嘴街道振云社区“15分钟医保服务圈”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内,家住振云社区云锦园小区的李阿姨站在大厅自助一体机前,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查询了自己的医保账户,并对家庭共济账户进行绑定。“本来以为还要去区里办理,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办理这些业务,走路只需要5分钟,真是太方便了。”李阿姨高兴地说。目前,振云社区辖区居民在社区内就可以完成职工参保登记、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备案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等15项医保公共服务事项一站式通办。

去年,市开发区聚焦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,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改革,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划归区级管理,实现人财物、权责利相统一,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工资发放指导意见及机构考核方案,全面实行绩效管理。总投资约14.8亿元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院区开诊运营。

二、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筑牢民生保障“兜底线”

漫步在市开发区街头,随处可见的公园,成片的绿地,美景与生态让人有些忘记身在繁华工业园区,而便达无忧的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、社会保障体系,又让人能感受到身处现代化城市的各种便利。市开发区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,在建设高质量“民生幸福标杆”上,也不断探索创新,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
“自从市民广场建好,篮球场也有了,健身运动有了去处,晚上带小朋友玩也有了地方,这里时不时还会有一些演出,特别热闹。”家住市开发区中云街道东诸朝村的江女士欣喜地说。据了解,打造提升的中云街道市民广场、范庄市民广场、中云文化广场、焦庄休闲公园等项目,集党建文化、休闲娱乐、运动健身等功能于一体。

——城市面貌日新月异。近年来,市开发区紧扣几何中心目标定位,以城乡“一示范两整治三提升”建设为抓手,加快推动港产城人融合发展,打造近悦远来、宜业宜居的幸福家园。路更宽、夜更亮、景更美、配套更完善、烟火气息更浓厚的城市几何中心显露模样。

——生态环境持续提升。全区生产安全实现“双零”,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基本办结,大气pm2.5平均浓度、空气优良率、国省考断面水质等稳居全市前列,全国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获得生态环境部高度认可。强势推进“保交楼”工作,加快农民工工资信息化平台建设,绿地观湖一号、恒大翡翠湾等楼盘如期交付,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区。

——精细管理扮靓城市颜值。持续巩固自贸试验区重点区域、“大美大浦”、亮化工程等改造提升成效,健全完善常态化、精细化、标准化管理机制,大浦公园3月开园,大浦社区工业邻里中心4月建成投用,花果山总部经济产业园公园明年6月投用;临港工业社区上半年投入运营,华东城旅游度假小镇启动建设,全区1.9万盏路灯节能智慧化改造12月前全面完成,将全方位刷新城市形象。

三、农林水生态治理 守护好民生“粮辰美景”

“我是土生土长的中云人,如果把我的岁数掰成两半,刚好前一半在沿海开放前,后一半在沿海开放后。而中云街道在这两段不同的时空里面,反差可谓天壤之别。”中云街道老居民王大爷在采访时回忆说。

改革开放前,中云是小乡镇,虽然守着云台山,但是全镇坑坑洼洼的崎岖小路,遍地的黄土地……许多年轻人迫于无奈,只能外出谋生。

随着改革开放,这里不仅成为市开发区重要企业集聚地,而且还成为港城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。

白墙灰瓦、燕语蝉鸣、青峦叠翠,行走在村庄里,清澈的大青涧溪水从山间延绵而下,千年古银杏撒下金黄的落叶遍布全村,让人悠然往返。“一路仙源静不哗,主人邀我到田家。”巍峨南云台山东北麓脚下的金苏村,是一个集乡村民俗、生态文明和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古村落。多年来,该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以党建引领富民兴村为主线,历经“愚公移山”“凤凰涅槃”式等艰苦卓绝的事迹,造就了如今有着“党建强、山水美、经济活”金牌红旗村盛誉的美景。

中云街道是市开发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。40年来,市开发区不断加强基层农村品牌创建,指导韩李村荣获“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”、朝阳街道韩李村、中云街道黄岭村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,中云街道金苏村获批全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,报送省级特色乡村产业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2篇。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,完成抽检187批次。

推进村居公共空间整治。成立专班,制定工作实施方案、整治标准和考核办法,梳理实施项目138个,投资2788万元,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特色亮点打造。设立奖补资金400万元,分3个阶段开展考核评估并及时兑付资金。

持续推进生态屏障工程。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和防汛工作。严格落实进山登记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,加强宣传教育和巡查督查,去年全区无火情发生。认真开展汛前检查,完善各项专项预案,落实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,确保安全度汛。

农业是民生之本,水利是农业命脉。2023年,市开发区创建市级以上节水载体6个,完成22个水土保持图斑认定查处工作。全面推进河长制、林长制工作。落实河长会议、巡河、任务交办等机制,累计召开会议15次、巡河189次、任务交办11项、核查整治各类问题16项、下发“四乱”整改清单7项,市级幸福河湖建设重点任务完成率100%。

强化森林资源管理,扎实开展森林督查、森林资源月督查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等工作;完成绿化造林369.6亩,新建改造省级绿美村庄2个;完成松材线虫病、美国白蛾监控处置工作,有效控制森林病虫害发生。

一亩亩良田绿地,一项项水源工程,一座座和美乡村……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,都构成了市开发区农林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。

新征程上,市开发区将以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的精气神,凝心聚力、真抓实干,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书写民生福祉新答卷,为奋力谱写“强富美高”新港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。

编辑:cxl
阅读:57
图片资讯 更多>>
  • 电销神器真的好用吗
  • 电销机器人靠谱吗
  • 性价比高的智能电话机器人有必要吗
  • 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7月份资讯一览